教学时讯

教学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时讯 -> 正文

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德法教研室举行“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赋能新学期外语教学”集体备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次数:

20259月,德法教研室举行了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赋能新学期外语教学”为主题的集体备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宋珊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围绕数字素养的内涵、提升路径及其在小语种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探讨。

首先,宋珊老师结合当前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指出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强调面对智慧教育新要求,部分教师在有效利用数字工具、整合在线资源、设计数字化教学活动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亟需通过系统学习和集体智慧加以改进。对此,与会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见解与经验。

在明晰数字素养核心要求方面,教师们经过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外语教师的数字素养应涵盖数字化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数据驱动的学情分析、在线互动与课堂管理等多个维度。大家普遍认识到,主动适应并提升数字素养,是赋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在探索有效提升路径环节,教师们踊跃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有教师建议,教研室内部应建立“数字技术应用分享”常态机制,定期分享值得推荐的实用教学工具或成功的数字教学案例,实现经验共享、共同进步。多位教师提出期待学院组织更具针对性的系列培训,以解决智慧数字平台使用中面临的实际难题。

关于数字素养如何转化为卓有成效的课堂实践这一问题,各位参会老师进入了尤为详细的研讨。大家普遍认为技术应用应始终服务于语言教学目标,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形式化。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借助互动游戏、在线投票、虚拟角色对话等工具增加课堂趣味性与参与度;在高年级课程中,则可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工具进行项目研究、跨文化对比分析及数字化成果展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信息整合能力。宋珊老师特别指出,在组织学生利用数字平台进行跨文化交际或创作时,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虚拟空间中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研讨,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意义与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建立内部学习机制、参与精准培训、深化课堂应用等方面凝聚了共识。宋珊老师在总结时强调,数字素养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教研室将定期组织专题交流活动,逐步促进研讨成果落到教学实践前沿,共同推动小语种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